原标题:一个三年级、一个五年级 他们创造晰能收作业的机器人
视频制作:记者刘波
我国宁波网记者 林伟 通讯员 逯林威 实习生 张扬琪
9月2日,本网刊发了《宁波教师自掏腰包13万 为孩子们办起“21世纪车间”》的报导,许多网友很想知道里边说到的取得有用新型专利的“收作业机器人”究竟是怎么作业的,又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。9月3日,在海曙区庆祝教师节活动的排练现场,陈少华带着两名男孩出现在了舞台上。而这个节目,便是陈少华依据两名男孩创造“收作业机器人”的阅历编列的。
两名男孩中较大的那个名叫鲍奕铭,现在是海曙外国语校园六年级学生,另一个名叫苏颢敏,是同一校园的四年级学生,但两人分属不同的校区。要说着手创造收作业机器人,则是上一年的事了。
“我看到教师收作业很辛苦,要一个一个挂号。并且有时分有的学生漏交了,教师又要一个一个去核对。”鲍奕铭说,他就想到了利用在陈少华教师课上学到的常识,去创造制作一个能主动收取作业的机器人。他把主意跟一同上课的苏颢敏说了,两个小伙伴一拍即合。
上一年暑假,两个小伙伴简直每天都要到陈少华的“车间”里评论、探索,有时分乃至晚上会“加班”到七八点。“碰到问题,咱们先是查资料处理,真实处理不了,就找陈教师协助。”
比方,他们想把机器人收拾作业的数据传送到教师的手机上,但这方面的常识他们还没学过。“陈教师就告知咱们,要先经过WIFI衔接网络,然后用MQTT协议把数据传送到服务器上,手机就会主动接收到信息了。”这也是他们遇到的最终一个难题,处理之后没多久,收作业机器人就成功创造出来了。
排练现场,记者见到了收作业机器人,这个机器人“个头”不大,只要一个快递盒巨细。
两个男孩为记者展现了收作业机器人的作业原理:依据他们的讲堂经历,他们为这个机器人设置了两种作业形式。当敞开原地形式的时分,只要把机器人放在原地,然后学生们顺次把作业本放到机器人上,机器人就会经过摄像头辨认作业本上的二维码,承认作业本是哪个学生,又是哪门课程,然后放到对应的搜集箱里,相应的数据会传送到教师的手机里。当然,事前每名学生会分到一个专属二维码,并粘贴到每本作业本的扉页。
还有一种是移动形式。这个需求事前在班级每排座位边画上黑线。机器人里的巡线传感器会循着黑线移动,到了座位边,还会主动停下来,让学生们把作业本放上去后再脱离。
本来,在这小小的机器人里,不光安装了巡线传感器,还有能发现障碍物并停下来的超声波传感器,有能把作业本分发到不同搜集箱的舵机,此外还有显现屏、掌控板、电机、驱动轮、万向轮等设备。
最终,机器人来到教师的讲台旁,把作业交给教师。教师的手机里,会显现收到了多少本作业,哪位学生没有交……这儿需求阐明的是,他们展现的机器人还仅仅一个模型,假如真的要到教室搜集作业本,还需求进行专业制作,机器人也要调整到适宜巨细。
本年7月,这个机器人取得了有用新型专利。所谓有用新型专利,又称小创造或小专利,通常是指对产品的形状、结构或许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有用的新的技能计划。有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。
“他们两人都是二十一世纪车间的‘钉子户’,听我课近20节。”陈少华说,二十一世纪车间坐落海曙区月湖大街梅园社区,两个孩子住得都比较远,但却坚持来听课。
其间,苏颢敏从一年级就开端报名听课。“二年级的时分,有一次由于没抢到陈教师的课,我就哭了。后来传闻是由于资料缺乏所以不能扩展报名名额,我就立刻捐出了5000元压岁钱,让陈教师能多预备一点资料。父母都很支撑。”
鲍奕铭在3年级时景仰听过一次课后,简直场场不落。“他的前进十分显着,许多工作都能独立思考、独立完成了,人际沟通才能也大大增强,着手才能更是超出了咱们的预期。”父亲鲍乾生这样点评自己的儿子。
在完毕采访之前,陈少华还许诺,假如其他小朋友也有相似创造创造的主意,二十一世纪车间能够协助圆梦。
4月19日7点30分,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一起站在北京亦庄全程21.0975公里的赛道上。跟着一声枪响,全球首场“人机共跑”半程马拉松赛事正式开跑。终究人形机器人“天工Ultra”以2时40...